在梅里行走的日子,是我一生源源不断的牵挂。
前年我一行7人走梅里,因为下雨遇到塌方和是我的第一次长线驴行,也是第一次带队出发,所以很遗憾地没有走完全程。今年再次带了15人同走梅里,除了从昆明出发和进到西当以后零星地下着雨,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卡瓦格博神山的光辉照耀下前行。在神仙居住的村庄--下雨崩村一连住了4个夜晚,很愉快地走完了神瀑、神湖(海拔4753米)、冰湖、明永冰川,又很爽地沿着水清澈、瀑飞溅、路曲折的雨崩曲走完了风光无限的尼农河谷。
在神瀑,我顺时针沿着千年雪水形成的瀑布绕行3圈,让有灵性的瀑布水沿着头顶冲击而下,洗却我的恶、留下我的善。 在神瀑,我默默地将自己的脑袋低下,用心灵与大瀑布冲击下的那块巨石对话,冥冥中清晰地看见一个洞门大开,里面满是璀璨的水晶......此现象维持了16分钟。我不知道他人有木有遇到如此奇异的景观,但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跪拜:我真诚地感谢福佑我的上苍!跪拜:我真诚地感恩带给我生命的父母!跪拜:我真心地感谢无私为我付出的家人和所有带给我欢乐的朋友!跪拜:我全身伏地,感恩这个伟大神奇的自然!
神湖,巍峨挺立在海拔4753米的高山上。因为需要不断地上升海拔,从海拔3050米的下雨崩村一直升上去,路险路远极为难走,到那里的人不是太多。上次我第一次走梅里的时候就因为路远没有走成。这次我发誓一定要走上去,所以我们同去的15人有8人一早出门,其余7人在雨崩自己溜达。我们沿着陡峭细长的山路、在高大的冷杉林中和很多不知名的花草、林木、野生菌中蜿蜒而上,脚步走过,汗流浃背,气喘呼哧。时近中午13点,才穿过树林,来到海拔较高、林木较低的灌木林中中餐,然后接着走。下午14:10分,到达第一个高山草甸,目光所及,一片五彩斑斓的山地野花生机勃勃,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那片开着诱人的紫色花朵的高山草乌,更是用它要命的绚烂,向我们招摇着野生的生命的强旺。远眺四周,白马雪山就在我们的前方。接着再翻过2个垭口,我梦中的神湖就用它的不惊不喜,用一个长方形平淡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湖水没有我想象的清澈,也没有我看见到的别人无数个图片中PS过的蔚蓝,它只是淡淡地平躺在那里,任由天上的云彩飘走又飘回;任由自己野游的马匹在四周吃草、喝水;任由远道而来的我们在它的面前发出惊讶的声音;任由相机在它的脸上身上流连......,全没有传说中的“用哈达献上抛在水中,就能看到你的前世今生”的神奇。四周,山川静谧,雪茶遍地,很多我从未见过的小花,用妖艳的红色与绿色的搭配、用闪耀着金属般的宝蓝色、用我文笔不能描绘出来的色彩,不听任何喝彩、不看任何眼色,自顾自展示着自己生命的精华,令那首歌又在我的耳边响起:“仿佛如同一场梦,我们如此短暂地相逢。你像一缕春风轻轻柔柔吹入我心中,你可知道我爱你想你恋你怨你深情永不变,难道你不曾回头想想昨日的誓言,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寂寞的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从来未曾拥有你,纵然喜怒哀伤和欢娱,从来未曾属于真情的是空欢的无语,而今当你说你将会离去,突然间我开始失去我自己。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寂寞的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美景在眼前,时间在流逝,转眼间已是下午16:40,下山的时间已到,再不下山,我们会在夜色中失去方向,我们只有再将神湖的美景一一收入眼中、留进脑海,踏上返程。行走至第三个垭口,眼前的景象把我们全部震撼了:白云飞处,云遮雾罩的卡瓦格博主峰全部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雪白的山峰映衬着蓝色的天幕,有着令人肃然起敬的神秘力量。我们全部合掌祈祷,藏族向导也把他的右掌举起来,念叨着“阿尼卡瓦格博,阿尼卡瓦格博”。从此时起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在卡瓦格博的光辉中行走,蓝天白云一直陪伴我们走完了美丽内转的全部行程。
冰湖位于梅里雪山将军峰下,海拔约4200米。沿着上雨崩村向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大本营出发,先是沿着堆满玛尼堆的河边前行,再沿着沿山路前进,我们走了2个多才到大本营。在那里集体做面条吃中餐,我见到了上次去梅里要“用20头牦牛换小林子为媳妇”的阿扎,还是原来那样的生猛,还是原来那样的黑不溜秋衣服长年不洗澡换衣的样子。午饭后大家朝着冰湖进发,进入冰湖的路口上竖着一块写有警示的标语牌,上书“禁止通行,有雪崩发生”。走过雪水流过的激流,穿过灌木丛和经幡飘舞的山路,椭圆形的冰湖就映入我们的眼帘。冰湖是雪山山顶的积雪融化汇集而形成的,湖面不大,湖水呈灰绿色。冰川深入湖中,湖周摆满了祈求幸福吉祥平安的小玛尼堆。平静的湖水配上蓝天、白云和雪峰,景色殊绝。令我感到十分惊讶的是:眼前的冰湖较之我前年来,湖水至少上下去6米!待我一路冲着跑下去,到了湖水的边上,我也就站在亘古不化的万年冰川上了!这在我来说,真的是意外加惊叹,还有些许的恐惧在心中泛起:自然力,令人惊叹、敬佩、恐惧的力量啊。
明永冰川因为环境的污染,原来气势宏大的美丽冰川现在变成了污迹斑斑地垃圾场,是我最不愿意提前也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世界上纬度最低、海拔最低的冰川。前年,我订的《中国国家地理》有一篇专辑,还有在飞来寺“梅里往事酒吧”大家聚集在幽暗的灯光下,就着青稞酒和苦荞粑粑看的《经典人文地理?1991年梅里山难》,使我对明永冰川充满了向往。前年去明永的时候,我专门用我的长焦王照着国家地理的位置拍了很多PP,那个时候我还拍到了几个蓝色的透明冰洞,这次再去,不过730多个日夜,我就再也找不到那些令人心动和神往的蓝色了,留下的,只是一片深灰色的污垢,犹如富源和红果的煤场,令人不堪。
尼农河谷,一直是我心中的向往。上次走梅里因为下大雨造成道路塌方,路断了,我们没有走成。也许是这次我们去的人人品好,也许是佛法无边,我们这次去的时候是雨天,下来的时候全部是阳光普照。沿下雨崩村我们住的神湖客栈左转,踏上去玩尼农的山路,再沿雨崩曲-澜沧河谷-尼农村,约25公里,高度由3050米下降到2600米。沿途花开遍野,空气清新。大片大片的粉红色荞花把山野的翠绿勾勒出亮丽的风景;而高达数十米,粗到几人围抱的满山核桃树则用3个一组、2个一对地挂满枝头,苍绿的皮子包裹着还未成熟的果实,令人忍不住想重温血液中隐藏着的“做贼”的原罪。雨崩曲的河水清澈无比,勇猛激荡,很多地方超过了赫赫有名的虎跳峡(真的,虎跳峡我已经走过很多次了)。在河湾处,河水突然一改飞流直下的性情,变成一个宁静的美女,蒙羞带露,和岸边的那些枝枝蔓蔓纠缠着、依恋着,曲曲弯弯流向远方,令我们同去的朋友们惊呼不已,纷纷拍照。一路向前,路过一个只有一户藏族的小村子,大家围坐在路边结满果实的核桃树和毛桃树下歇脚,在小店里买水,正碰上店主小伙子从很高的山上采来一筐雪莲花,新鲜的还带着泥土,毛茸茸的很是可爱,我们去的人都买了(我买的拿回来在家做了雪莲花松茸炖鸡,香味至今犹在)。再下山,我们进入了本次徒步最为艰苦和危险的路段:危险来自尼农村的供水沟,山路的2/3被水沟占据,有时山路上全是水,一边是几百米悬崖。传说有几个外国人曾经在此路段掉下几百米神的河里,真身和灵魂一同进了天堂。一路上,我用很高的嗓音吆喝我们的朋友们:“有山靠山走,宁愿湿身,也不要下河谷”,我们同行的朋友们都很小心地沿着河边的小路走着,我和蜻蜓留在了后面,拍照,看风景。直到进入了像沙漠绿洲的扎龙村,我们才是平安地走完了整个尼农河谷。
在扎龙村村口的平安塔前,我们的向导拿了200元的向导费回去了,驮着我们行囊的马匹也会去吃草料了,我们和我们的行囊堆在了佛塔前,等着远在西当的和师赶过来接我们去明永村。山风吹来,远山因为修筑公路变成一片沙石横飞,浑黄的澜沧江两岸也犹如一片荒漠,只有眼前的扎龙村在玉米、核桃林、青草还有稀稀拉拉点缀其中的金黄色向日葵的装点下还有一点点绿洲的感觉。找出我的雨衣作地垫,将我的绿巨人包放下,我和雨姐平躺在地上,暂时放下等车的焦躁,用悠闲的眼光极目望天。看天上那些来来往往的云层不断地幻化为白云苍狗,或变成小孩、奔马、树林……,令人眼界大开。不远处,小张偎着墙根,呼呼地睡着了。
在佛塔面前,不由地想起了仓央嘉措那首诗: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翻过十万大山,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附记:
尼农河谷段有岔路,只需注意2点就不会走错:
1、共有4座桥,逢桥必过除第二座桥外,这座桥是放牧用的,死路。
2、还有1-2处岔路,记住遇岔路靠河边走。在雨崩村请向导,费用200元/人;驮包的马匹125元/每匹。
3、这条路不能骑马,游客罕至。但风景美的角度和下山的省力的力度强烈推荐下山走这条路。
4、走水渠的那段路有一半是悬崖,尤其是有恐高症的朋友更是要注意安全,尽量靠山走。还是那句话:宁愿湿身,切勿失足。
时间晚了,明天还得出去上班,本文先到此,择时再续。
本文来源:[简爱交友网,www.jianai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