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曾经的一个朋友给我说过一个问题,说有些地方本来就是藏污纳垢的,是不能找到所谓的纯真的,每一方都是在各取所需,所以真挚是不存在的,而且其用自己的所谓的智慧去描述了自己对于崇高的一些解读和向往,且有对己超级智慧之窃喜,如此之短时间便看透目空一切,我乃君临天下也 ,似乎也跳出了人世间把自己置身于神界的感觉,言外之意,自己是不会同流合污与之共舞的,我已经确信了其言之凿凿,今天无事想起来就过来看了,又发现了其身影,对此不发表任何评论了,当一个人环顾四周的时候往往就忘记了审视自我了,而且缺少的就是真实的审视自我,刚才的那个小故事第一次去摘麦穗,就错过了,人往往也这样,希望下一个总是最好的观点没有错,每个人追求自己内心的那块乌托邦也没有错,毕竟是每个人做出的选择我们不能乱加指摘,只有通过大师级的哲学家那里我们可以得出自己的一些感受,选择了就不要后悔,选择了就要走下去,我们摘到自己的麦穗也不一定是在肥沃的土壤里,岩石峭壁上也许就有我的那支梅,环顾四周是为了找寻而不仅仅是评判,找到的那颗麦穗不仅仅是适合不适合你,麦穗毕竟也会考虑喜欢不喜欢被你采摘。我感觉,进入一个环境,最关键的还是要入乡随俗好一些,环顾四周,如果有自己的那颗麦穗那就静悄悄的攫取抓住,如果没有那就静静的等待,古人还讲,出淤泥而不染,全盘否定就必定是与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背道而驰的,古人说:“心地清净者,贵格之相也。”我不相信的是其能做到如此,既然这样,还来这里做什么呢?光顾得审视别人,指摘别人而不剖析自己?没事来这个网站乘凉吗?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好的,人之初性本善。这里优秀的人也大有人在,世上真爱又有几分?圣经上说,世上无真爱,既然如此,哪里不是一样?何处不是桃花源地?也许只是一些地方目的性更明确了一些才是,不过这样也好,都很忙忙碌碌的生活,节省了时间,何乐而不为,您说呢。
本文来源:[简爱交友网,www.jianai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