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大多如此,看得开生死,看不开爱恨,所以说人生需要智慧。每每写下一段文字,很欣喜有那么多朋友喜欢,但是对于多数的跟帖,不敢妄言。原因是:你不知我!每当在静夜里,或者凌晨时分,晚睡,或早起,整理自己的思想,没有在意生死,却很关注爱恨。生死对于人生是个大问题,爱恨较之似乎单薄了些,所以生死只可在生死存亡关头才有思考的必要。爱恨却不同,每时每刻,爱恨就交织在你的心里,咀嚼着你的灵魂,撕咬着你的情感,冲击着你的血液。而爱恨不是一个人的爱恨,我们之所以没有开悟,只因为我们都看不清楚。我是随自己的心境在写文字,但字里行间并无私情,我本人也没那么忧郁,我无力把世界说得明白,我就只好说我自己,于是,我就放开了自己,和世界站在了一起。
一直以来,很喜欢禅学,以为努力就可得道,悟出个所以然来。其实不然,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语来说明。 而爱恨也是如此,是不可说的。说出来,说透了,就没有爱,也没有恨了,有的只是漠然。其实,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有爱恨,只是不可说,不能说,说出来就变质了。就像是一杯清茶里映出山峦叠翠,蓝天白云,一高僧说:森罗万象,都在里面。另一高僧把茶水泼到了地上问:森罗万象,在哪里?那高僧说:只可惜了一杯茶。这就是禅,禅者的态度,禅者的智慧。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的感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必须自己亲口尝一尝。爱恨又何尝不是如此,真正的爱恨,不容别人说长道短,只可自己细心体会。
我从没说过,爱就要厮守,恨就要决裂。我以为,爱恨是相互转化的,有爱才有恨,有恨就有爱,只是我们要把爱恨的度把握好。有很多时候,爱之所以可贵,就是因为无奈,恨之所以难消,就是因为深爱。一个人可以默默的爱一个人十几年,几十年,再重逢时,泪水还会夺眶而出,一个人可以恨一个人十几年,几十年,无意邂逅,仍然拉扯心的疼痛。何谓爱?何谓恨?其实没有爱恨的区别,只有无奈在他们之间。有人和我说责任,由于责任,不敢抛弃,不忍抛弃,也成就不了爱恨。其实,你不用抛弃,你就走在爱恨之间。
悟到真爱,和悟到禅宗一样,很难!禅的风格很独特,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在是得其真机。但是由于禅门宗旨,并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禅的机锋教化,都是明心见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爱的意义很难言,为人生终极,没有具体表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的理解爱,懂的恨,所以,就有茫然一生,无爱无恨的来去空转,没有爱,你就没有人生,没有恨,你的世界就归于平庸。
参透爱恨,也和参禅一样,不可说。爱恨也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本文来源:[简爱交友网,www.jianai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