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城市和一段岁月——谈广岛之恋中一夜情承托的人文你早就该拒绝我,不该放任我的追求;越过道德的边境,我们走过爱的禁区。享受幸福的错觉,误解了快乐的意义。。。。这是一首叫《广岛之恋》的歌,曲调的缠绵与歌词的优美,曾经迅速强烈地吸引了我。听了多次以后才感觉歌曲的主题其实是灰色的一夜情。“你在广岛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看见”,“我什么都看见了,都看见了”。。。。这是电影广岛之恋中开场的男女主角对白,这部电影的实际场景无疑就是男女主角相识到分手的不到24小时,经典的一夜情。无须避讳我是先听到90年代的歌曲广岛之恋,才萌生对50年代电影广岛之恋的好奇,想一窥那段经典的异国一夜情的故事。我愿意轻率地相信,歌曲广岛之恋必然是因为电影引发和创作的。我能想像一夜情可以疯狂可以浪漫,我却无法想像一夜情如何能经典能接近永恒。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努力抗拒着疲倦,抽着香烟喝着加冰的轩尼诗,在子夜时分看完了这部接近90分钟的电影。我的好奇得到了满足吗?我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吗?我不知道,好象得到了,又似乎很迷惘。“我什么都不知道,都不知道;我什么都知道了,都知道了。”就象电影中这段对白,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辨。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从头到尾都没有名字,影片最后他们互相以对方的城市称呼,广岛,内维尔。这是两个什么样的城市啊?!广岛,我们都知道,二战末期一位叫小男孩的不速之客,他的到来让这个城市几乎遭到了毁灭;内维尔,从电影中我才听到这个城市的名字(不知道真实的世界上是否存在),这座靠近巴黎的小城镇,是女主角生长的地方。一直到20岁,女主角都在这里生活,我不知道女主角少女的青涩年华是如何度过的,电影里没有描述。我看见了少女的初恋,对象是一个德国占领军的士兵——法国的敌人。接着,我看见了这场初恋的结局,不知道谁家的窗台上,爱国的居民枪击了少女的初恋,当这对恋人正准备踏上私奔的道路时。私奔的约会,死神这个第三者竟然赶到。面对恋人临死的喘息,20岁的少女心也冻结了。巴伐利亚,那计划私奔的浪漫之地,成了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幸福。孤僻、偏执,此后少女在影片中就是这样的性格和生活,她受到了相当于法奸的待遇,战争总是不期而至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偶然而又必然地给你心底划上一道道深深的烙印,这种伤痕将长期存在并留下发作的隐患。当这位内维尔的少女,终于离开内维尔去了巴黎,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有了还算满意的婚姻,做了一名演员,一切好象翻开了新的一页,她再也没去过内维尔,以前的伤痛好象也从此告别了她。这时她来到了广岛拍片。这个被那个冒失的“小男孩”光顾过的城市,城市本身有着比内维尔更大的战争伤害,那触目惊心的伤亡残疾不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以各种形式无时无刻地提醒着你,这一切终于引发了女演员(也就是当年的内维尔少女)尘封的记忆。她甚至无处诉说与发泄,当她在酒吧偶遇本片的男主角,一个日本的建筑师,一夜情就发生了。他们反复地缠绵与呢喃,建筑师不停地问“你看见了吗”,她不停地回答“我看见了”。建筑师继续问她“你没有看见”,她固执地回答“我都看见了”。几乎所有的影评都认为建筑师是问她看见了小男孩肆虐的场景吗,而她的回答则是她感知了那一切,她看见了劫后余生的广岛。实际上我以为,以杜拉斯与阿伦雷乃大师级别的风格,这种问答更应该从抽象和思辨的角度去理解。建筑师其实也没看见“小男孩”在广岛上的蘑菇云,那时他不在广岛而是在前线。他们看见的并非各自的局部,他们看见的是战争的可怕与受创的人类。作为受害者,他们亲身感知和体会了这一切。他们的邂逅,抽象的意义更应该看成两个城市的问候,所以他们没有姓名,他们抽象的属于两个城市,他叫广岛,她叫内维尔。他们的一夜情,是一种物伤其类的抚慰。在一方床榻上,两个城市舔噬着彼此的伤痕。这是一种极端的隐喻,用人类最原始的方式,安抚人类最可怕的伤害。此刻,一切都是代号。名字是城市的代号,呢喃也是人类作为动物的隐语,看见了伤害和恐惧,只有片刻的欢爱能抵御这种情绪。一夜情原来是代号的纽带,我终于读懂了这种永恒的方式。深刻,你看见了吗?你看见了?不,你没有看见。不,我都看见了。是的,我没看见几乎所有具体的表象,但我看见了集中的抽象。我也知道了,这种极端的一夜情,几乎被所有的人接受了。它脱离了所有肤浅低俗的层次,然后抽象地永恒和经典了。而此后东施效颦的一夜情,我看应该改个名字,只配叫一夜交配。
本文来源:[简爱交友网,www.jianai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