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 取舍问题。从远古的部落到今天大大小小的国家,从国家、地区到各种组织再到个人,取舍问题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取舍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决策。取舍是主观行为,但它得基于现有的约束条件,否则,就会出错,甚至酿成悲剧。
取舍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心态。当有期待时,我们心理便有了焦灼;当有机会时,我们便有了冲动;当有了压力时,我们便有了舍弃。可是当最终被迫决定舍弃时,内心却常常没有舍弃的决绝。
若没了欲望,人类也就没了前进的动力。问题在于,我们的欲望是什么?客观条件是否允许?自身能力是否可及?
由于人的私欲,现实的情况往往是,人们通常不能理性的认识自己,私欲膨胀,于是,“取”意冲动,但由于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结果徒劳无功,不得不舍弃,但是,心有不甘,因此而生纠结。
何必啊何必。扪心自问:我真的需要很多吗?“需要不多,想要太多”是心魔,是最大的问题。
人生的两端是这样的:来时攥紧着双拳,一副打拼的架势,摆明了是要“取”的。去时,摊开了双手,什么都“舍”了。
当年上可行性分析课程时,我的感悟是,论证不可行性有时比可行性更为重要。同理,懂得舍弃有时比获取更为重要。
人在取舍间的纠结,说穿了是人不认识自己。权力、利益、名利、感情等方面莫不如此。有舍才有机会取,无为才有可能为。取舍之道需要自己去品味。
懂取舍,享人生。取的从容,舍的闲适。
本文来源:[简爱交友网,www.jianai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