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家乡的概念比较淡薄,因为实在不知道属于哪里人。按中国的习惯以祖籍划分应该是北方人了,可却没有在北方生活过,按出生地划分则又算是江苏人。儿时在上海长大,光小学就念了四个,后来又在福建和浙江生活,因此故乡对我来说只是个虚拟词。
真正唤起故乡感觉的是越剧。小时候总是跟着大人去看戏,上海演出最多的戏恐怕就是越剧了,在剧院里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大人连拖带背的好不容易才回到家。年纪小是无法理解台词的,只是越剧的曲调却深深地刻在了记忆中。到福建后,那难懂的鸟语过了好多年还听的半懂不懂,这让我有一种异乡人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觉得应该此生终老江南,于是就来到了西子湖畔。
对于越剧的依稀回忆使我似乎有了一种归属感。人一生的记忆中儿时的追忆是最深刻的,它印在脑海中宛如昨日:用三个指头夹住狡猾的泥鳅;桑葚把双手染成紫色却还不肯停嘴;为了粘树上的知了偷家中的面粉;下雨天捉螃蟹时湿漉漉的兴奋。。。。。。。这些江南郊区的情景就好象刚刚就发生在昨天。那首儿歌(下雨了,打烊了,小兵拉子开会了)直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曾渴望遇到这样一位女子:她住在带拱桥的江南小镇上,有着丁香般淡淡的哀怨,在细雨霏霏的小巷里,撑一把红伞向我缓缓走来,用越剧道白一样的吴侬细语述说着快乐和伤心的事。而遗憾的是:“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直到真的有一天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这个梦中的离人才和现实的她清晰地重合了起来。其实人的一生就是这样,由无数个奇遇组成快乐,又由无数个悲欢离合编织着旧梦。
直到如今还是喜欢听越剧,喜欢它委婉的曲调,喜欢它细细的吐音,喜欢它淡淡的哀愁。。。。。。。
本文来源:[简爱交友网,www.jianai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