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触犯的心理禁忌:过度付出会导致失去!
为了让大家切实的体会,我们先来看一个由于过度付出所导致失去的真实案例。
“你现在和她相处得怎么样啊?”
在一家咖啡馆里,安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理查德。她惊讶地发现,理查德不再是记忆里那个风度翩翩、英俊优雅的男人了,他整个人显得那么憔悴、疲惫,带着点儿漫不经心。
“和她在一起,我压力很大,觉得很累,我觉得我和她并不是很合适。”
他们在聊的是理查德大学时的女友,当时两人的恋情在同学中传为美谈,时隔多年,安以为他们早已结婚了。
“我和她分过手,你知道吗?几个月前。”
安挑了挑眉毛:“分过手?你的意思是没有成功?”
“没有分成……你知道,我工作压力很大,在工地时几乎是没有休息日的,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在工作,回到家,还要面对她,我真的觉得很累。”
安突然明白理查德为什么会约自己出来,他们在大学时就是像哥们一样的好朋友。理查德在老朋友面前才可以毫无顾忌地倾诉,也许,他根本找不到一个地方倾诉。
现在,理查德将自己放松地靠在座椅靠背上,微仰着脸,透过挡风玻璃看向远方。
他慢慢地说着:“安,也许我真的不是一个好对象,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不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女朋友,换做是谁,都会有抱怨的吧。”
安觉得自己能理解他,安慰他说:“你可以好好和她沟通嘛,她又不是不讲理的人。”
“你是不知道,她每天不间断地给我发短信,她一个月短信包月有2000条,竟然还不够她发,你能想象吗?”
安这才真的有些吃惊了,她从来没想到大学里温婉优雅的那个女孩谈起恋爱来是这么疯狂。
理查德揉了揉眉心,苦笑道:“我知道她爱我,但我不喜欢我们之间现在的样子。你知道我有多久没有和朋友出去吃饭了吗?她总会表现得很伤心,用她那双大大的忧伤的眼睛看着我,然后说:‘怎么了?你厌倦我了吗?你不想再和我在一起了吗?我还认为你疯狂地爱着我呢。’我过去不知道她那么黏人,有时候一个女人如此需要你,不愿让你离开她的视线,这种感觉很棒。但是老实说,现在我很沮丧,她总是利用我的内疚随心所欲。但是我又不能谴责她。噢,我怎么能指责一个对自己这么尽心尽力的姑娘呢?她把我的饮食起居安排得一丝不苟,餐桌上总是摆满了我最爱的食物,家里的所有家具、电器,甚至壁纸都是我最喜欢的。有一次,她的生日,我陪她去商场买她喜欢的裙子和香水。
可是,你一定无法想象,最后我们竟然拎着大包小包的男装回家!她对我密不透风的爱让我感到喘不过气来,也让我总是感到很愧疚,总是这样让步,尽管这让我感到自己很无能。”
安知道,面前的这个男人已经完全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了,他与女友的关系完全是病态的,彼此折磨,无法摆脱。
对于理查德来说,他只是想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发展与女友的关系。当有那样一个女人激情澎湃地爱着他时,他们确实有过一段甜蜜的生活。可是偏偏他的女友错误地理解了爱,她迫不及待地想完全拥有理查德的这种行为,根本与成熟的爱无关。
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渴望竭尽全力地证明自己懂得爱,也值得爱。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段和谐的关系,必然有付出与接受,可是一旦这个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情感输入和输出的比例不协调,关系也随即向坏的方向发展。这种破坏往往不是源于不愿意给予,而是因为某一方不愿意接受。
对此,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描绘说:“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正如武志红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里写的那样:“只付出不接受的人,会有一种清白感,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绝对问心无愧。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这种感觉的人,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永远正确。那么,相应地,关系的另一方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会频频感到内疚,会经常觉得问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付出,他最终一定会产生逃离的冲动。”

本文来源:[简爱交友网,www.jianai360.com]